热点资讯
乌克兰真的把图纸放在瓦良格号里了吗?隐藏多年内幕被揭开
发布日期:2025-02-04 20:30 点击次数:106
我国对航母的憧憬,和瓦良格号紧密相连。瓦良格号从买到运回国内,这一路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所以在民间,关于瓦良格号的故事一直流传着不少。
比如说,香港商人徐增平自己讲,他买航母那会儿,连航母的设计图纸都一块儿搞到手了,这些图纸据说是藏在瓦良格号里面带回来的。他在不少地方都津津有味地讲过这事儿,但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过了好多年,那个当年帮忙把瓦良格号拖回国还买了图纸的唐士源,终于说出了多年来一直瞒着的事情。
【瓦良格归国的第一步】
瓦良格号,就像是咱们国家航母的“头胎宝宝”,一直以来都特别引人注意,而且它的经历也是相当波折。1985年年底,瓦良格号在黑海造船厂找到了它的“家”,它是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里的老二,本来也应该是苏联的骄傲呢。
可到了1991年,瓦良格号都快建好三分之二了,没想到苏联这个大国却突然崩溃。苏联分裂了,乌克兰也宣布独立,还在黑海造船厂里的瓦良格号,一眨眼就变成了乌克兰的东西。
这时候,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没办法再接着造瓦良格号了。放了很久之后,乌克兰最终决定把这个棘手的问题给解决了,把它给转让出去。
1995年的时候,有消息说黑海造船厂打算卖掉航母,于是,各式各样的购买计划就送到了厂长马卡洛夫面前。有的想买来改成大酒店,有的想改成全副武装的监狱,还有的甚至想把它变成一艘“海上赌船”。
想要把瓦良格号变成赌场的那个人,其实是香港商人徐增平。先不说后面发生的那些波折,徐增平确实为中国买下航母开了个头。大家都知道,瓦良格号回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分成两步走:先买下来,然后再想办法拖回来。
徐增平走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1998年1月,他在乌克兰基辅的一个拍卖会上,花了2000万美元买下了瓦良格号航母。
那时候,美国造一艘尼米兹级的航母要花大概35亿美元。虽然瓦良格号航母还没造完,但话说回来,2000万美元买它真的是超便宜了,就像捡了个大白菜一样。
不过,徐增平身为商人,肯定想从瓦良格号上多赚点钱,因此他和黑海造船厂商量好,先付一部分定金,剩下的钱在10月31日之前给清。
之后,徐增平拿着拍卖文件回到了国内,想办法筹集钱款。但那时候,支持他的人并不多,原因是瓦良格号船体太深,超过了10米,根本没法停泊在澳门的港口,要把它改造成赌场,听起来就像是“白日做梦”。
最后,徐增平总算是找到了愿意掏钱的金主,这人正是华夏证券的老大邵淳。邵淳是个军事迷,心里头跟很多军迷一样,藏着一个航母大梦。你想想,当他听说徐增平手里有艘航母时,那得有多兴奋啊!
邵淳和徐增平反复检查了徐增平手里的拍卖文件,确认一切都没问题后,两人开始琢磨怎么筹集资金。他们心里都清楚,买这艘航母得偷偷来,不能公开用政府的名义。可问题是,华夏证券虽然是家大企业,资金雄厚,但它毕竟是国企,不能出面买航母。
为了避免出问题,邵淳让手下开了一家科技公司,然后用这家公司的账户给徐增平在澳门的创律公司打钱,打算买下那艘航母。
本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但没想到钱汇出去后,徐增平不但没能让航母开动离开港口,还一次又一次地找邵淳要求“增加投资”。
起初,邵淳一直在帮徐增平想办法弄钱,但当徐增平又一次说要2.35亿人民币来支付拖船、停船等各种费用时,邵淳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邵淳找徐增平要汇款单据,但徐增平一直拖着不给。直到黑海造船厂因为迟迟没收到尾款,发来催款和滞纳金通知,徐增平才说实话:他确实拿到了邵淳和华夏证券给的2000多万美金,但只给黑海造船厂付了1000万,剩下的钱都被他私自用了。
难怪瓦良格号一直没法出海,原来是因为钱还没给足,黑海造船厂怎么会放走航母呢?
知道真相后,邵淳压着气跟徐增平聊,最后拿到了澳门创律80%的股份,还决定让北京东方汇中来处理买瓦良格号后面的事情。这时候邵淳才发现,原来徐增平连跟黑海造船厂的购买合同都没签呢!
签好补充合同,付清剩下的钱,把徐增平留下的麻烦都解决后,澳门创律在1999年10月24日这天,终于正式拿到了瓦良格号。
【徐增平购买了20吨图纸?】
交接完毕后,瓦良格号就进入了回国的下一步——被拖运回国。这一步主要是由国家来负责的,和徐增平已经没啥关系了。
经过两年多的讨价还价和艰难拖行,瓦良格号终于顺利抵达大连港码头。那一刻,所有人都兴奋万分。尤其是徐增平,他更是激动得不得了,因为这又给了他一个可以炫耀自己功劳的好机会。
网上有很多关于瓦良格号的传说,其中不少是徐增平自己讲的。徐增平说,瓦良格号能回国,他功劳很大,付出也很多,他还分享过一个关于航母设计图的小故事呢。
这个故事说的是,乌克兰起初打算以1800万美元卖掉航母,但徐增平自己加了200万美元,使总价达到2000万美元,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能让乌克兰把航母的图纸也一起卖给他。
徐增平生动地讲述了他所见的航母设计图纸。他提起那次去船厂的经历,说自己上了6楼,到了一个专门放航母资料的地方,那里面有监控、红外警报,还有警卫时不时地走来走去巡逻。
要进资料库可真不容易,得保管员和警卫员一起行动,他们俩都得插钥匙、输密码,还得用掌纹验证一下,这大门才能开。
另外,徐增平还提到,等核对好了,电脑就会“嘀”的一声,告诉你“密码对啦,掌纹也对,请进吧”,感觉就像是在看电影里的情节一样。
徐增平接着讲,全部的航母设计图纸加起来有20吨重,乌克兰的工作人员把它们一样样数好,再装进柜子里搬到车上,满满当当装了8辆卡车,准备一起运回我们国家。
就在卡车即将启程的那一刻,船厂的保安、技术人员,还有厂长马卡洛夫都赶来道别,他们有的眼眶湿润,或许是因为对瓦良格号有些不舍。
这故事还没完呢。图纸拿回国内后,咱们的专家细细查看了一番,结果在三十多万张图纸里,发现少了些关键部位的。后来,还是徐增平又去了乌克兰,靠他的“私人交情”说服了马卡洛夫,从船厂的工艺室里拿出了另一套完整的图纸。
这个故事真是曲折又惊人,把徐增平塑造成了一个大英雄。要是没有徐增平,咱们可能不仅买不到瓦良格号,连全部的图纸都拿不到呢。
难道事情真的是这样?多年后,曾参与瓦良格号拖运和图纸购买的唐士源,终于说出了这件事背后藏了很久的实情。
其实,说徐增平是买下瓦良格号的关键人物,这话不假,他的贡献我们不该忘记。但如果说没有徐增平,瓦良格号就回不来,那就太夸大他的作用了。
虽然一开始是徐增平带头买了瓦良格号,但打从2003年3月国家接管了“瓦良格”这个事儿之后,瓦良格号就跟徐增平没啥联系了。
拖带瓦良格号回国的任务交给了中船重工集团,而协调瓦良格号穿越土耳其海峡的工作,则由国务院派出的前线工作小组来负责,这个小组的领头人是原国防科工委办公厅的马鸿琳主任。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买了瓦良格号的图纸,但这事发生在瓦良格号回到国内之后。图纸既不是乌克兰偷偷塞在航母里带回来的,也不是徐增平买的,更没有徐增平靠“私人交情”拿到全套图纸那么一回事。
那时候,中船重工才成立没多久,手头紧巴巴的,而且瓦良格号回国后的具体用途还没想好,这事儿就这么被放下了。
2002年,瓦良格号到了大连后,军地领导和专家去参观了航母,都觉得直接拆掉太浪费了,应该继续造下去。刚好那时候,中船重工的经济情况也好点了。所以,中船重工的领导就决定去乌克兰谈谈,看能不能把图纸也买过来。
没过多久,中船重工军工部的二把手牟安成,就叫唐士源上北京,准备跑到乌克兰去谈一谈,把图纸资料的事情搞个明白。等回来汇报了那边的情况后,再决定买不买图纸,要买多少。
2002年9月13日,谈判团队到达了基辅机场。到了第二天,他们先聚在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商量着怎么跟乌克兰的马什公司,就是那个国家管武器进出口的公司,去进行交涉。
那时候,谈判团队已经整理好了足足2600多页的资料,总共有1981个详细清单,就等着和乌克兰那边一一核对了。
乌克兰的华人杨秋实跟谈判小组说,俄罗斯也想要买航母的设计图,想在北海造船厂造航母。但俄罗斯出价很低,说不定还不想给钱呢。所以,黑海造船厂更愿意把设计图卖给中国。谈判小组听了这些,心里就踏实了。
9月16号,中方和马什公司的谈判拉开了序幕。马什公司一听中方的目的,立马回应说,黑海造船厂不光能卖图纸给中国,还能搭上些设备和备品备件一起卖。只要中方列出想要的清单,只要是造船厂有的,“都好商量”。
没多久,谈判就卡壳了。马什公司要中方列出想买的东西的清单,他们好去船厂核对,能谈的就谈;但中方从没造过航母,根本列不出啥详细清单,反而想让黑海造船厂提供他们能卖的产品的清单,让中方来挑。
最后,谈判小组妥协了一下,先给出了一些准备好的详细资料。这让马什公司的老总彼得特别开心,于是他也退让了,说他会亲自去和黑海造船厂交涉,力求双方都能“体谅对方”。
9月17号,谈判小组把要谈的38个系统列了个清单,然后一起去黑海造船厂看了看。
唐士源着重指出,黑海造船厂保存航母图纸的地方是在8楼,不是徐增平说的6楼。而且那栋楼非常老旧,完全没有徐增平提到的那种严密的安保,这就说明徐增平根本没有参与购买图纸的事情。
唐士源后来想起,黑海造船厂里还有好多没拆封的航母零件箱子,厂家还特意跟他说,“这些可都是原封未动的”。
航母的图纸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在架子上分好类,有的看起来像是直接从航母上取下来的,已经摊开并重新整理了一遍,不过更多的还是设计院寄来的“原装”图纸,还保持着最初的包装样子。
另外,这些图纸一直都没卖给别人过,不过从航母上拆下来的图纸可能会“有点残缺”,因此俄罗斯还没动手去买。
接着,谈判团队跟黑海造船厂新上任的厂长和总设计师又继续进行了新一轮的磋商。
那时候,船厂的人说,中方要的设备配件他们大部分都有,能给的都会给。不过呢,有些是从航母上拆下来的,可能还没入库就不见了,或者是已经老化了。但到底是哪些装备,因为时间太长了,现在谁也记不清了。
但是,船厂还是同意根据中方给出的一个大概清单去找找那些零件。最终,马什公司代表船厂和谈判团队签署了购买意向协议,明确了这次中方要买的图纸有1981份,还有备品备件工具等一共1484组。
回国后,谈判团队把情况跟国内说了,后来中船重工出钱买了那份图纸清单,还把它们都带回了国内。这些图纸对咱们国家造航母可帮了大忙了。
换句话说,是中船重工买了航母的设计图纸,不是徐增平。虽说徐增平在买航母这件事上有功劳,但他的贡献没那么大。为了咱们国家的第一艘航母,好多人都在背后努力付出,这功劳不能都算在徐增平一个人身上。
#深度好文计划#
